top of page
  • Panda Chow

【Art Central】鄺萬春 Kwong Man Chun ・ 虛實空間的轉換

擁有山水畫的骨氣和質感,卻帶有油畫的細膩。




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是在CBAL的個人展覽,作品呈現出的通透性讓人喜出望外,尤其是透過多層顏料的疊加形成出來細膩又微小的紋路。小時候學習過幾年國畫,印象最深刻的是導師會教導你虛和實在創作中的重要性,因為中國的繪畫是以意境和寫實共同存在,從而構建出時空的變化和生命感的呈現。反觀鄺萬春的作品,有趣的是他擺脫了水墨和油畫各自的限制和拘束,把它們不論是技巧和創作中最好的狀態融合起來,例如水墨中淡色的混和、油畫和礦物顏料增加了層次上的點綴。並且透過顏色運用上的選取、水份豐富的顏料比例、多層的繪畫方式,把想像和現實的空間交疊,不多不少,所以觀賞他的作品會有一種舒心和平衡的感覺。



Mindly : 請和我們分享今年你在Art Central中展示的作品《六柿與屏風》!


Man Chun : 今次這件作品叫做《六柿與屏風》,整件作品你會看到一個受時間沖刷的痕跡,你不會看到非常鮮明的顏色,呈現的感覺都是一層又一層慢慢累積和沉澱下來。當中我是引用了兩幅古典中國畫,一張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一張是牧溪的《六柿圖》(禪宗畫派作品),作品主要是敘述一個空間的轉換。


這幅畫裏面包含三層的空間,第一個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空間,一個大廳,裏面包含日常坐的椅子、平時用過的加濕器、家中的地氈。中間的屏風就是帶到我們進第二層時空裏面,這個時空就是張擇端所描繪的一個市集,裏面有不同的人煙,有人在吃東西、有人在巡邏、有人在坐橋、有漁夫在拉着急煞的船,而我在這一個部份用了一個對比色的顏色(第一層空間用的是偏藍色),原作是偏向暗淡和黑白度強一點,我刻意把它們轉變成為一個金黃色為主的畫面,因為想在從中找一個平衡,以平和、一種輕撫的感覺呈現。而第三層就是底部看到的石頭、水的倒影,代表着另一個虛幻空間。





Mindly : 這幅作品層次感非常豐富,好像混合了不同的技巧,可以介紹一下你當中使用的畫法嗎?


Man Chun : 這個作品的確透過不同的繪畫方式豐富了整個層次,以及營造出之前我提到的受時間沖刷的痕跡。畫法方面,我主要以一個潑墨形式作為一個基礎和主要的處理手法,例如你看到底部的石頭和水的層次感都是潑墨的形式繪畫。而底下半透明的層次是運用渲染(破墨),意思是水和顏料的運用會比較平均,所以你會看到一些水底下的東西例如石頭和水草,而面層就會看到一些倒影反射。到地磚這個部份是運用平圖,而屏風就用一些毛筆勾線的處理方法,是用圭筆逐條描繪上去,所以你會看到線條非常細緻、那些人物的神情都清晰可見。


有一樣特別之處就是整幅畫會看到一種啞色,和平時油畫會呈現出反光有點分別,是因為我在一層很厚的麻布上面再鋪上一幅中國的絹本,絹(silk)看上去會比較精緻和沉積一點,不會像油畫有一種光反射令面的效果,所以這個元素亦是其中一樣我如果表現和配合出「平和」的方式。





Mindly : 正如你剛剛所說的層次感,底層的部份完全感受到那一種輕撫的感覺。除此以外,我觀察到它們還呈現出一種非常輕身的狀態,如果你不說是石頭我亦不會認為是石頭,給我的感覺和你之前的作品非常相似下半部份是輕一點,上半部分即使顏色是比較淡,但仔細位置還是會比較實色。


Man Chun : 呈現出這種效果主要都是技發的運用不一。而這種石頭可能很多人都看不出來,原因是我參考了太湖石,因為它們主要在水裏面,而經歷長年的水浪衝擊和水的侵蝕,形狀就會變得奇特竣削,同時產生許多窩孔、穿孔、道孔。它們的邊緣是比較細緻和順滑,和平時粗糙的石頭不一樣,而在國畫的世界和蘇州是比較常見的。


(後來做了一些資料蒐集,太湖石是中國古典園林中經常使用到的園林石,通常用作單獨擺設或者疊作為假山,自古受造園家青睞。)



Mindly : 所以這些國畫元素和引發你靈感的古典作品,是你從小的喜好還是你會為每一次創作而做的資料蒐集?


Man Chun : 我覺得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小時候住在鄉間所以經常會看到一些清澈的水流、水裏頭綠色的植物、水面上的反光粼面,那時候已經很喜歡這種具透徹性的神秘感,這些日常已經歸納在我平時的觀察裏面。而在之後學習的階段,接觸藝術史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清明上河圖》,最為特別的是它的透視法和古典的西畫不一樣,當時得知這是「散點透視」,意思是那個透視點會一直跟隨着你的腳步,觀眾看到的位置會有所轉變,而不能單靠定點去觀賞。這幅畫以及這種繪畫方式給我的感覺像遊走在一個地方之中,而這個影響亦一直放到在我往後的創作。


而我一直在摸索和鑽研石頭和水這兩個元素大約兩三年時間,亦會是我一直想要繼續探討的東西,反而這幅畫中的屏風在我的作品中是較為新的嘗試。


(散點透視:亦稱「移動視點」,意指一個畫面中可以有許多焦點,不受固定的觀賞位置限制,可隨着移動著立足點進行觀察。)





Mindly : 為什麼這次創作會混合了各式各樣的元素?例如在靈感來源,我個人認為其中一幅古典已經可以成為畫中的主角。


Man Chun : 在靈感方面,我看禪宗畫《六柿圖》是一種關於轉換,它是六粒柿有不同高低、不同大小,而我將這個概念放大成為一個空間的轉換,所以你會看到加入了很多現實的元素、屏風的一種過去性、以及倒影下的空幻感覺,所以形成出一種空間的轉換。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


CBAL 致力於推廣來自中國、香港和世界各地的當代和前衛藝術家。自2008年成立以來,該畫廊一直備受關注,已成為香港頂級當代藝術畫廊之一。






【Art Central】鄺萬春Kwong Man Chun ・ 虛實空間的轉換


FEATURING – KWONG MAN CHUN

PRODUCER & INTERVIEW – PANDA CHOW

PHOTOGRAPHER – LAI TSZ CHU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