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Panda Chow

發現 • 尼斯

「 而最後,

我們的答案可能會不一樣,

或許找到,或許沒有,

或許也不重要,

因為在這𥚃,至少喘息過一口。」


尼斯之歷 Nessie (2021)





尼斯,是創作者自行想像出來的一個角色,它活在一個湖裏,既孤獨又想接近人群,它的內心想法和心理活動很多,卻未能真正呈現於他人眼前,和創作它的人甚為相似。但經歷了這個以「尼斯」為核心的展覽,筆者發現,原來它可以代表着我們每一個人,一個內在又有缺失的我們,但這一塊缺失 (missing piece)到底是什麼?





尼斯之歷是一個結合藝術和科技的多媒體、多感體驗的藝術展覧,它將 Zeno Koo 顧定軒的自身經歷觀照和心靈的相遇重新解剖並重組,透過 Seth Hon 的光影藝術、 Ko Chun 的雕塑讓觀眾以回逆式的觀察作了一場疏通、探索心靈的個人精神對話。這個歷程亦指涉着觀者的觀看方式 : 在這裏,你不一定能找回什麼,但你能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從中回想和瑞摩自己,接近自己更多,解決那份空洞。





進入展覽空間是漆黑一片的,彷彿在提醒觀者要靜下心來,和這個空間建立一個連結。開始時,遠處的投影器緩緩發出一道亮光,由上而下,下而上不停斷的「掃描(scanning)」著觀眾,而停擺和再移動的一剎那,透過光影藝術家創作出來的圖像,與眼前的可轉動雕塑互相投影着彼此,既同步(synchronize)且同在(co-present)。配合遊離於整個空間的音樂,三件作品之間產生了很有意思的距離感,卻同時呼應着彼此,由幻至幻、合拍的指向了每一個自身的回顧當中。





較為近於觀眾的投影器,主要投射出一道光,照射於眼前的魚缸,左右移動來回探索,彷彿在尋找某種失落了的東西。於是,很容易地引發筆者著手試着把空間內所有的細節串連起來,前後兩個投影器的投射交流狀態、穿透著兩個高低不一的魚缸反射出的光影、利用幻彩反光的雕塑表象折射出來的魚鱗碎片,不禁讓筆者思辨,「尼斯」,你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那塊缺失是不需要刻意尋找的,缺失了才是真正的自己。」---- 顧定軒 Zeno Koo



Zeno這番話非常有意思,使筆者思考了很多,到底什麼才是「缺失」,所謂的全體性(completeness)真的重要嗎?尼斯之歷,這個主要讓人不停尋找、不停思考的作品,立意非常鮮明 : 就是安置自己,聆聽自己。來的觀眾彷彿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喘氣的所在,同時透過抽離於現實,找到一些心裏互通的東西,將當下的心情和感受留存下來。





筆者認為展覽有趣的是它的「不想太過直線」,卻自不待言,是一條帶有記憶術(mnermonic)的河流,透過音樂、透過魚缸反射出來的光影碎片、透過來回互相折射的影像和雕塑,讓人反思生活(down-to-earth)。它不單止以一個裝置的形態去穿透觀者的內心和思緒,亦呈現出另一個恍如不存在於一個繁忙都市裏的世界。即使只是片刻,這種視覺性的陳述與挖掘亦引發出觀眾的心理感受,使人想伸手把這個意念抓着,不斷回味和咀嚼這份經歷。



或許,我們真的可以透過一個展覧經歷、一個裝置去掃描、觀察、尋找、測定、安置事物與安置自我。如這次展覽的合作人,藝術家 Keith Lam 林欣傑所言:「 Take one more step,自己scan自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