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indly.Journal

首爾時裝設計師專訪 JUNTAE KIM・融合傳統與未來的無性別時裝



  

Juntae Kim 以其獨特的性別流動美學和創新設計聞名於世,他分別曾經在韓國和英國接受過專業的時尚教育,讓他的作品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元素及審美觀。他擅長將運動風格與高級定制元素結合,並運用高科技工藝重新詮釋傳統服飾,不斷探索過去與現代設計之間的對話。他的作品不僅反映了對多樣化自我表達的重視,還巧妙地將優雅與實用性相融合,為全球時尚界樹立了新典範。





「我的設計不是為了迎合潮流,而是為了讓人們重新思考服裝的意義——

它是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橋樑。」-- Juntae Kim



從首爾到巴黎,從紐約到倫敦,他的秀場總是座無虛席。他曾說過:「我的設計不是為了迎合潮流,而是為了讓人們重新思考服裝的意義——它是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橋樑。」


Juntae Kim 用他的設計撰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Juntae Kim,這個名字,正成為全球時尚舞台上一顆閃耀的新星。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關Juntae Kim 的設計理念以及他從靈感到工藝的創作過程。






MJ : 性別流動美學,你在將這些理念帶入時尚行業背後的核心信息或信念是甚麼?


JK:將服裝劃分為男裝和女裝已經不再有意義。我在韓國學習女裝,在英國學習男裝。通過學習過程和研究,我自然而然地開始展示一種不受任何特定性別約束的新服裝和美學類型。


利用女性氣質和男性氣概作為風格的微妙表達,我們希望讓服裝提供多樣化的表達方式。我們希望提供選擇,讓不論何性別都能接受更柔和、更流動的美學,並探索大膽、自信的風格以反映他們的個人身份。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我們的設計迎合多樣的風格和偏好,以一種能引起每個人共鳴的方式來慶祝自我表達的光譜。


我們的設計有意不以過於男性化或女性化為主,這反映了我們的核心設計理念。我們不僅專注於合身服飾的美學,還致力於將這種優雅與實用性和舒適性相結合,同時保留輪廓。這種方法達到了完美的平衡,並定義了品牌的精髓。





MJ : 您的設計非常創新,將運動與高級定制元素、高科技工藝與經典服飾結合,您正在試驗的下一個設計概念是甚麼?


JK:在 Juntae Kim,我們致力於從現代創新的角度重新定義傳統工藝。技術如激光切割、先進的染色方法和無縫技術為古老的手工藝注入新活力。最開創性的標誌性設計手法在於將歷史輪廓與當代設計元素並置。創造過去與現在之間的和諧對話。這種傳統與創新的融合繼續是我們創意過程的精髓。





MJ :   什麼對你來說是一個好的設計?


JK:對我而言,偉大的設計是不論在任何一季度都保持一致的個性,同時又能夠與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使其既難忘又成功。





MJ :   你可以分享一個關於你某個設計的故事嗎?


JK:在我的設計過程中,我被代表自由與浪漫的單詞如學院風、龐克、嬉皮、自由等所吸引。在《死亡詩社》(Dead’s Poet’s Society)中,學生對自由的渴望和VIvienne Westwood對社會的顛覆性信息終歸都是圍繞著「自由」這個詞。我喜歡將這些關鍵詞或主題,連同歷史參考,有時還涉及過去的系列,應用於傳統服裝上,以精心打造新的美學。例如,對於季節性回歸的招牌牛仔夾克,我開始將VIvienne Westwood的傳奇牛仔作品、我們的歷史剪裁技術,及《死亡詩社》中學院風的色調和風格進行對比。經過這個有趣的過程,我能夠創造出真正令人興奮、獨特且前所未見的作品。





MJ : 談談您最喜歓的設計靈感和設計師嗎?


JK:回到我在韓國的時期,我對傳統元素和東方服飾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期間在英國,我透過歐洲藝術和歷史的角度,深入研究了西方服裝,特别是性別專屬的服飾——如女性的緊身胸衣和男性的盔甲。這個新領域讓我能結合我在韓國磨練的技術,如版型設計。通過這些技術與我對傳統服飾的熱愛相結合,我能夠將它們重新想像成現代服裝形式,如羽絨服和牛仔外套,從而塑造出屬於我的獨特美學。總的來說,我從西方歷史服飾中汲取靈感,並通過從獨特的東亞和韓國觀點來表達這些想法,添加一重複雜性。





MJ : 是什麼激發了您成為設計師並擁有自己的品牌?


JK:我成為設計師並建立自己的品牌的靈感源自塑造了我的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我在韓國首爾的繁華街道上度過了青少年時期,而二十多歲的大部分時光則沉浸在英國倫敦的活力文化中。在這兩個不同城市生活、學習和經歷,使我自然而然地培養出平衡對立元素的能力。這種希望將充滿對比性的東西和諧化的渴望,並通過設計表達我獨特的觀點,成為我建立品牌旅程的基石,並成為 Juntae Kim 身份的精神。


Comments

Couldn’t Load Comments
It looks like there was a technical problem. Try reconnecting or refreshing the pag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