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Panda Chow

#賴朗騫: 觀看的方式

「不可見之物便是那種人們無法停止觀看的東西,即永不停息地在使自己被看到。」—— 呂克•圖伊斯曼


精神病、不安、觀察者、偷拍,他的作品帶來的所有情緒都在這裏了。相信「賴朗騫」這三個字讓人腦海裏浮起的第一印象,便是他作品裏的古怪、像素非常低的「起格」圖像、「放大」到沒有了主體的影像。


他的作品拍下了很多城市碎片,街道上的古怪而不合理、細微而不尋常的日常、許多人視而不見的事物都吸引了他的眼球。他說,他喜歡看一些一直都存在於街道上的東西,比如說有些人長時間待在同一個地點、同一個位置,卻漸漸如同和環境融合在一起,變成了半透明的人。這些邊緣化、排擠與壓迫的人們都是他關注和拍攝的對象之一。他的作品有一個獨特性,就是獨立了照片裏某些事物,同時取走了其他不需要的部分,放大了他看到的「吸引物」。這樣的藝術作品風格經常性引發出不舒服的感覺,但同時讓人在腦海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而這種充滿不安的視覺性產物,讓社會邊緣化的問題顯露無遺,這不就是真正值得讓人深思的嗎?









成為「觀察者」的這段訪問時間,很驚訝他拍照時的進取、觀察事物的細心和敏感度。但讓人更在意的,是他對日常生活中的監視無所不在,他的視線善於透過不斷搜尋,不斷在周圍抓住些有趣的事,不斷重新建構出觀眾後來看到的影像。比起作為一個「藝術家」,他的行為和創作方式是帶有強烈的人性化,「我從小時候開始便是不參與,只是觀察。」他的觀看、創作工具就是一部手機,就只有一個鏡頭沒有多餘的東西。這樣的藝術創作形式已經接近七年,如此漫長的時間不難發現他已經把藝術變成生活,同時把日常變成為藝術。「人對鏡頭很敏感,只要他們不在意鏡頭的存在,我便能拍到東西。」這種觀看方式刪除了被拍者的原有情緒,卻呈現了他當下拍攝時的種種情惑,這種「看」與「被看」的未確定因素抓着了觀眾的眼球以及帶動了他們的情緒。








認識了這個獨特的觀看者之後,真想推翻以前對他所有作品的第一印象。裏面不只有冷漠、扭曲和不安,相反,每一張照片都是帶著真實、溫度和情緒。觀看是人類最原始及純粹的感知,約翰•伯格在《觀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裏面提到,「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世界: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兩著間的關係從未確定。」這種具雙向性的藝術作品不隨波逐流,相反,他積極地回應 及改變觀眾對藝術原有的認知:把藝術帶到生活當中,變得無所不在。­­­









賴朗騫 1982 年生於香港,自 2000 年初開始從事攝影創作,期間曾專注於即顯膠片的創作。 2013 始,他放棄使用專業相機而轉用手機拍攝,並無間斷地在社交平台發表作品。賴朗騫曾參與的機構展覽包括巴黎東京宮的群展“INSIDE CHINA [JOURNÉES THÉMATIQUES]” (2015)、 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香港攝影系列展覽二:城市漫遊者──社會紀實攝影” (2010)及中國平遙國 際攝影節 (2008)。賴朗騫的作品被香港文化博物館和 M+視覺文化博物館收藏。他曾擔任攝影美術雜誌《KLACK》的編輯。於 2018 年出版個人專集《瞬間轉移》。


賴朗騫現於香港生活及工作。





bottom of page